发布日期:2012年04月13日学院简介 |  About us  (http://www.gzhnc.edu.cn/)

一、历史沿革
   贵州师范学院系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78年的贵州教育学院(校址为原贵州省函授学院旧址)。2001年,贵阳职工大学并入学院。200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为现名。

二、办学现状
   (一)占地建筑面积:学校地处美丽的避暑之都——贵阳,现有河滨、小河、乌当三个校区。其中,乌当主校区占地41.54公顷(623亩),紧邻环城林带,嘉木簇拥,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校园绿化覆盖率达42.3%。目前已在乌当校区集中办学。
   (二)现在办学规模:全日制在校生近10000人。接受国外友好大学交换生8人。
   (三)教师队伍状况:在职在岗教职工616人,其中专任教师431人。在专任教师队中,教授副教授近16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8人,省管专家、省学科带头人和省教学名师6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获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266人,兼职和客座教授60人,长年聘请外籍文教专家3名左右。
   (四)管理组织系统:校党委设“四部一室”,下辖16个基层党委和党总支;校行政设人事处、教务处等16个部门,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经济与政治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3个学院,马列教学部和大学外语教学部两个教学部,省级研究基地和重点实验室3个,学术研究机构15个,附属实验中学1所(省级示范性高中)。
   (五)学科专业设置:现办有普通本科专业 21个、普通专科专业24个,成高本专科招生专业20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另办有少数民族预科和留学生教育。
   (六)教学设备图书:固定资产总值已达4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5000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近60万册,电子图书22万册,期刊1200余种,数据库7个。
   (七)学术研究成果:近5年来,全校教职工出版著作近100部,发表论文2000余篇;获省级及以上课题60余项,获厅级课题约200项;获厅级和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近30项。
   (八)对外开放办学:曾多次邀请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陈省身、杨乐、吴文俊,我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欧阳致远等在国际上影响深远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推动学术交流与发展。目前,学校已与美国奥克兰大学、西雅图城市大学,泰国皇家诺伊大学,皇家澳大利亚化学会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教学科研、学生互换与联合办学等方面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贵州省古典文学学会、贵州省写作学会、贵州省现当代文学学会、贵州省数学会竞赛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均挂靠我校。
   (九)校园文化精神
   1、校标、校歌、校训:校标——由蓝天、“E”字母、铜钟、书、竖起拇指的拳头构成具有诗意的和谐整体,表达了自由、希望、教育、时间、知识、决心和力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校歌——《贵州师范学院校歌》,旨在激励和团结广大师生员工发扬师院精神,加快学校建设,创造学校辉煌的明天。校训——为人师表。
   2、校风、教风、学风:校风——求真务实,自强不息。教风——厚德树人,言传身教。学风——立志勤学,知行合一。
   3、学校核心价值观:拼精神,比实干,新观念,抢时间,勤学习,树正气,负责任,重细节。
   4、学校精神:人一之,我十之;不甘落后奋勇争先,锲而不舍百折不挠,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
   (十)办学社会效益:我校已培养毕业生12万余人,为贵州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近五年来,学校分别获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政府、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年、省教育厅、省环保厅等全省勤政廉政先进集体、全省党建工作优秀基层党组织、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安全文明校园”、全省第一所“绿色大学”和第一所高校“环境教育基地”、参与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三、发展规划
   (一)发展目标:用5年时间,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全面合格且有鲜明办学特色的普通本科高校,使之成为贵州省重要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基地、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决策咨询服务中心,顺利通过教育部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省学位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估和全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为创办一所在中国西部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地方本科高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定位:总体定位概括为“两性两型有特色”:即地方性、师范性、教学型、多科型、有特色。具体定位:发展目标定位——建成全面合格且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类型定位——教学型地方本科学院校;办学层次定位——本科教育层次为主,专科教育层次为辅,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创造条件开展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定位——以文学、理学、教育学学科门类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本省,面向基层,服务基教,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
   (三)发展重点: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构建基本学科专业体系;实施科研兴校战略,不断提高科研创新水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完善办学条件;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力度,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四)发展阶段:夯实基础阶段(2011-2012年);巩固提高阶段(2013-2015年)。
   (五)发展对策:为实现发展战略目标,拟重点实施以“教师发展工程”为核心的学校建设“七大工程”:一是以增加数量、改善结构、提升水平为目标的“教师发展工程”;二是以完善内部良性运行机制、提高校、院两级管理水平为目标的“管理升级工程”;三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质量提高工程”;四是以改善校园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和格调为目标的“基础保障工程”;五是以实现增收与节支、投入与产出相统一,创建节约型学校为目标的“增收节支工程”;六是以促进和推动学校的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为目标的“公共关系工程”;七是以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领导力和凝聚力为目标的“党的建设工程”。

注:投递简历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研究生招聘网 http://www.100zp.com

Copyright?chinaedunet.or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研究生招聘网 ?版权所有